「我有一堆可愛的椰子,叮叮噹噹~」
每當我跟我爸提起他應該在他的溫室裡試試椰糠時,他通常就會唱起這句老歌來回應。我不確定這是不是年紀的關係,但有時候說服那些年長者使用除了泥炭以外的任何東西,就像試圖說服地平論者月亮不是一個巨大的全息影像一樣。他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方式,我猜。新一代則不一樣,他們熱情地擁抱椰糠,作為種植的替代選擇。
至少,椰糠看起來有點像泥炭。這意味著第一個障礙已經克服,讓年長者開始考慮它作為替代品。然而,使用椰糠種植的其他方面並不那麼相似,但也不至於讓人望而卻步。椰糠是一種極佳的介質。要充分發揮椰糠的優勢,只需理解其細微差異,並學會如何運用這些差異為己所用。這基本上就是本文的主旨。我們將揭示椰糠作為基質的原則,深入探討其多種形式與應用。知識就是力量,各位。當然是正確的知識。回到地平說的例子,正確的心態如果搭配錯誤的資訊,可能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。
純椰糠(Pure Coco)
使用椰糠最簡單(且實際上最實用)的方式,就是完全純淨且未經任何摻雜。就如我們先前提及的,椰糠在通氣/保水方面以及養分保持能力(即陽離子交換容量 CEC)方面,都具有非常獨特的物理特性。雖然將其他材料混入其中有時對植物成長有正面效果,但也可能過度複雜化基質的內部結構,進而阻礙發展。要理解為什麼會這樣,我們得先看看這個“方程式”的各個部分,而不只是關注總和。
純椰糠的形式(Forms of Pure Coir)
在任何有自尊的零售商店裡,都可以找到各式各樣品牌的椰糠。作為精明的消費者,你需要搞清楚它們之間的差異,以及哪一種最適合你的種植環境和灌溉系統。市面上主要有三種園藝級椰糠類型,不同品牌會以不同比例混合這三種成分來製作椰糠產品,通常包括:
椰糠粉(Pith/Dust)
這是清洗與緩衝處理過程中留下的超細粉末,具有極佳的保水能力,是理想的育苗基底。不過,如果椰糠粉比例過高,會導致基質壓實,通氣性差。
粗纖維(Coarse)
稍大、較纖維狀的椰糠,能提供大量空氣孔隙,具有出色的排水能力。纖維狀結構的天然毛細作用有助於水分在整個盆栽中均勻分佈。
粗塊(Coarse Chips)
較大的粗椰糠塊與纖維混合,提供大量氣孔與極佳排水表現。單獨使用此類別的椰糠,可以達到類似岩棉這種惰性基質的高效率與可用性,但仍被歸類為有機基質。
袋裝、板裝或壓縮塊?(Bags, Slabs or Blocks?)
當三種椰糠等級的比例達成良好平衡後,就會混合並包裝販售。最常見的形式是 50 公升的鬆裝袋,須根據嚴格的 EN 標準測量。鬆裝袋最容易使用,但當你要搬運十幾包以上時,運輸問題就會浮現。
板裝椰糠可讓你像使用岩棉板一樣安裝椰糠系統。若在板中使用“粗塊”椰糠,其效率與天然性令人驚艷,是岩棉的理想替代品。不過,如果你不喜歡這類基質所需的複雜灌溉策略,那麼纖維比例較高的板裝椰糠會是兩者之間的中庸之選。
壓縮椰糠塊是一種極具運輸優勢的介質。不必搬運沉重的大袋,只需攜帶輕巧的壓縮塊即可。一般而言,壓縮塊的問題在於:它們通常由未經良好清洗/緩衝處理的椰糠製成,且你必須花費不少時間確保其均勻膨脹。不過,近年來你可以找到與高品質鬆裝袋相同品質的壓縮椰糠,甚至有些品牌開發出創新膨脹技術,讓你不再費心。關鍵是選擇值得信賴的來源。
改良椰糠(Amending Coir)
人們總是渴望下一個更好的選擇。在新品尚未問世之前,他們往往會試圖自行創造。雖然使用純椰糠作為基質的效果無可爭議,但在某些情況下,對混合物進行改良仍可能對某些種植者帶來好處。關鍵在於你了解這種改良對整體混合物性質造成了哪些影響。無論你如何改良椰糠,它都會以機械性或化學性(或兩者)改變其性質。
改變機械性特質(Amending to al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)
當你在椰糠中加入如珍珠岩、蛭石或陶粒等材料時,主要會影響基質的排水與通氣性。不同材料的形狀與尺寸會影響這些特性,而每種基質都具有其自身的保水能力。
如圖所示,四種典型介質的保水曲線如下:
- 藍線(岩棉):初始持水量高,但釋水快,最終保留量低。
- 黑色虛線(椰糠):初始持水量高於泥炭,釋水速度快,最終保留量略低於泥炭。
- 綠線(泥炭):持水能力最強,釋水慢。
也就是說,當你使用珍珠岩或陶粒改良椰糠時,會發現盆栽乾得更快,因此需要增加灌溉頻率。這是因為你降低了整體保水量,同時也削弱了椰糠抵抗水分流失的能力。圖中的線條會變成起始點略低、中段下降曲線稍陡、最終持水量也較低。
此外,某些品牌的陶粒可能殘留鹽分,會破壞椰糠本身的 CEC 與緩衝機制。因此,如僅想進行機械性改良,請務必選用最潔淨的材料來源。
改變營養性特質(Amending to alter nutritional properties)
這部分是椰糠種植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。正如前面提到的,椰糠並非泥炭的直接替代品,這點在添加化學或有機肥料時尤其明顯。主要原因在於椰糠的陽離子交換容量(CEC)。
簡單說,CEC 表示基質吸附帶正電養分的總能力。CEC 越高,潛在養分儲存能力越強。
雖然椰糠的 CEC 不低,但比起泥炭仍略遜一籌。這意味著:當你添加化學肥料時,其在椰糠中的持久性不如泥炭。CEC 較低導致可溶性陽離子容易被灌溉沖刷掉。
有機添加劑是否更好?
從釋放速度角度看,有機肥料似乎較不易被沖走。但實際上:
- pH 值波動劇烈:有機物本身 pH 不一,會導致整體基質酸鹼失衡。泥炭有石灰緩衝能抑制這種波動,而椰糠沒有。
- 養分釋放不透明:你無法準確知道添加劑釋放了什麼、釋放了多少。可能導致鈣含量不足、鉀過量,破壞營養平衡。
- 依賴微生物活性:有機添加劑需仰賴健康的微生物群。雖然一些高端椰糠產品含有 Trichoderma,但這遠遠不足以支撐完整有機循環。結果就是養分釋放不穩定,你永遠無法確定盆栽中實際含有哪些營養。
椰糠作為改良劑(Using Coir as an Amendment)
椰糠本身也可作為其他介質的改良添加物使用。由於泥炭作為永續介質的可得性日益下降,現在越來越多泥炭混合基質中含有高比例椰糠。
適當使用時,椰糠可成為泥炭混合物的極佳添加劑。通常不應超過 30%,否則椰糠特性會影響整體配方。
同樣地,椰糠也可應用於戶外種植,改善土壤條件。對於黏重土壤而言,椰糠能有效減少壓實、提升通氣性與排水性。
保持簡單,才是王道(Keep It Simple, Stupid)
椰糠是一種非常出色的基質。它的使用便利性與效率幾乎無與倫比。如果你決定改良椰糠,可能會陷入一個「試錯」的陷阱。如果你真要這麼做,請慢慢來,不要一開始就把櫃子裡的所有東西都丟進去。
絕大多數情況下,你會發現——什麼都不加,反而最好。
Mother Hubbard(老媽)會感謝你,你的植物也會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