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是一群非常有趣的存在。它们遵循着与动物截然不同的生存规则,有时我们甚至很难理解它们的运行机制。
种植者常犯的一个错误,是过度关注养分供应——往往是过度的喂养——寄希望于某一瓶“神奇肥料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。
当然,有些广告实在难以抗拒:“产量翻倍”,对吧?瓶子上就这么写着,谁能抗拒呢?“老板,请给我来三瓶。”
但更有经验、头脑更清醒的种植者会明白,仅靠瓶装肥料远远不够。植物真正需要的是对其周围环境的全面关注与优化。正确控制植物所处的环境,往往比你往营养桶里疯狂添加“魔法液体”更有效。
而我们说的“环境”,不仅仅是叶子周围的空气环境。虽然这是最明显的起点,但你还需要深入了解更底层的部分——植物根系所处的基质环境。你必须成为“看不见世界”的主宰者。
掌握地上与地下环境之间的平衡,是你在种植中的终极任务。而你的奖赏?将是一次和谐的丰收。
地上部分(Above Ground)
我们从地上部分开始讲起:空气环境中的各项变量会如何影响植物?
一切的核心,归结于叶片上的气孔(stomata)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。气孔是植物的关键器官之一,理解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反应,是本文的重点。
大多数种植者知道,气孔白天开启,让二氧化碳进入,从而进行光合作用。的确如此——但这只是故事的一小部分。
更重要的一部分是:植物需要通过蒸腾作用(Transpiration)来降温,这包括来自空气温度和光照所带来的红外热量。叶片上的这些微小孔隙——气孔——全天都在不断开合,以适应植物整体的水分、温度和能量状况,而非简单在白天打开、晚上关闭。
光照(Light)
光在植物生理中起着关键作用。除了激发光合作用(光子数量越多,光合作用潜力越大),光还会产生热量(尤其是红外线)。
这种热量一方面促进代谢过程,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蒸腾作用来进行调节。因此,在白天或灯光开启时,气孔会打开以促进蒸腾;而在夜间或灯光关闭时,气孔则会关闭。
一般来说,如果你将光照强度减半(例如将镇流器调至50%,或关闭部分灯具),蒸腾量也会下降,因为产生的热量减少了。但与此同时,光合作用效率也会随之下降。
因此,调低光照应作为“最后手段”使用。但在封闭空间中,如果植物在白天因过度蒸腾失水而受损,短时间降低光照强度可能是更直接的解决方式。在户外则可能需要遮阳网等方式应对中午高温。
温度(Temperature)
温度直接影响气孔的开闭。空气温度越高(或光谱中红外成分越多),植物就越需要通过蒸腾作用降温。而蒸腾需要气孔打开,因此温度越高,气孔张开越大,蒸腾越强。
事实上,植物一生中消耗的水分中,有 99% 是用于蒸腾降温,仅剩 1% 用于光合作用等代谢过程。不同植物的理想温度范围各异,也会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(如是否补充 CO₂)。你应综合考虑 日夜温差、平均温度以及植物所处的生长阶段。
- 日夜无温差(如昼夜都是24℃):植物更倾向进行营养生长(长叶、长枝)。
- 日夜温差大(如白天28℃,夜间20℃):植物将更多能量用于开花、结果等生殖生长。
总的原则是:营养期保持温差小,开花期温差适当拉大。
注意:温度并不是孤立变量,它与下一个变量——湿度(Humidity)——密切相关。
相对湿度(Relative Humidity,RH)
空气湿度越低,气孔内的水蒸气越容易蒸发至空气中。你可以将其比作火车与月台:如果车厢和月台都挤满人,门开了也没人能动;但如果月台只有一半人,那就容易流动。随着空气湿度(RH)降低,蒸腾作用增强,但这也会导致植物失水过快,气孔可能会因此部分关闭以进行调节。相反,高湿度环境会促使气孔张开。为什么温度与湿度密切相关?
因为我们讲的是“相对湿度”(Relative Humidity),而不是绝对水汽含量。相对湿度是指“空气中实际含水量”与“在当前温度下空气最大含水量”的比值。举例说明:
| 温度 | 100% | 75% | 50% | 25%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28ºC | 4L | 3L | 2L | 1L |
| 20ºC | 3L | |||
| 5ºC | 1L |
所以:
- 你在 28℃、75% RH 的种植室中有 3L 水汽/m³;
- 当灯关掉,温度降至 20℃,这 3L 水汽仍在空气中,但最大容量变成 3L,于是 RH = 100%。
- 换句话说:温度下降 → RH 上升。
另一个例子:
- 冬天,室外温度 5℃,RH = 100%,空气中含水量为 1L;
- 你将这空气引入 28℃ 的温暖种植室,此时空气最大含水量为 4L;
- RH 变为 25%,结果是:引入湿冷空气 → 变成干燥热空气。
蒸汽压差(VPD, Vapour Pressure Deficit)
尽管我们常说“干空气吸水”,但实际上影响蒸腾的是气孔内外的气压差。
气孔内部始终是 100% 相对湿度。叶片温度越高,气孔内的空气压强越大。这种压强差促使水蒸气从气孔内扩散至空气中。
VPD 的精细计算相对复杂,但你作为种植者只需记住:
- 叶面温度应低于环境温度;
- 若叶面温度高于空气,说明气孔关闭,植物因根系供水不足,无法满足蒸腾需求;
- 此时植物无法降温,叶尖开始灼伤,并出现早期变色,这是最糟糕的情况。
空气更新(Air Refreshment)
除非你使用的是封闭式系统(Closed Loop),否则定期更换空气是控制温度与湿度的关键手段。
空气更新的主要目的有两个:
- 补充 CO₂;
- 移除多余湿气。
选择通风系统时,需考虑:
- 房间体积;
- 灯具功率;
- 白天/夜间温控需求等。
建议选用带温控功能的抽风系统,以便你灵活调节白天与夜晚的温度变化。
引入空气的温度也很重要:
- 若外部空气寒冷,应从房间顶部引入,以便预热后接触植物;
- 若外部空气炎热,应从底部引入,避免加热后直接吹向植物。
空气流动(Air Movement)
你的目标是:让种植室每一株植物、每一个角落都拥有一致的微气候。风扇的布置至关重要。你不希望出现“单向送风”的情况——空气从一侧吹向另一侧,沿途不断吸收植物蒸腾的湿气,导致两侧条件截然不同。请花时间正确布置风扇,使空气充分混合,避免局部湿度过高或温度不均,防止出现“局部问题导致个别植物表现异常”的情况。你的目标应是:让每株植物都运行在相同的优质环境中。
总结(Summary)
本篇文章探讨了影响植物叶面环境的关键因素,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蒸腾作用。
但这还不是全部。故事还要继续向下深入——深入土壤,深入根系。
作为种植者,你的目标是:平衡蒸腾速率与根系供水能力。
持续监控种植室参数的每一个变化,做到极致管理,才可能达到理想收成。养成这种“微控习惯”,你将成为真正的控场高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