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一部分中我們已經了解了通風的基本原理,現在是時候探討一個實用系統在設計上的重點。你首先需要明確的是:你為什麼而設計、系統將會受到哪些影響,以及這些影響如何隨時間變化。在收集到所有必要信息後,通風系統的設計與建設可以沿著兩條主線展開:水平通風與垂直通風。
水平通風
水平通風是指在特定區域內空氣的流動。這種空氣流動能打破熱層分佈,快速重新分配空氣並均衡濕度。在受控環境中,由於植物被保護在遠離自然條件的空間內,空氣會因靠近熱源(如燈光、風扇馬達和外牆)而升溫,並在靠近較冷的區域(如地板或冷牆)失去熱量,這些區域被稱為熱沉(sinks)。
如果空氣靜止不動,高能量的空氣將上升,失去能量的空氣則會下沉,從而形成不同溫度層的空氣,這就被稱為熱分層。此時就需要水平方向的通風來混合這些空氣層,使種植區域的溫度保持均勻,便於根據需要進行冷卻或加熱。
消除微氣候
植物葉片表面有微小的氣孔,水分通過這些氣孔蒸騰,這驅動了水分從根部向植物頂部的運動,並在植物體內輸送養分。同時,植物吸收氧氣並釋放二氧化碳,這些氣體也通過氣孔進行交換。
當空氣流動不足時,氣體會在氣孔周圍積聚,形成所謂的微氣候(也稱為氣體屏障層)。這些微氣候必須被打破,才能讓植物以最佳速度發育。透過水平空氣混合,可有效消除這些屏障,提高氣體交換效率。
系統需求
雖然水平氣流的目標很清晰——讓植物所在區域的空氣流動起來,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沒那麼容易。讓整個房間的空氣移動是好事,但如果僅在天花板區域循環,會增加熱負荷;而地板附近往往滋生真菌孢子或昆蟲。
空氣的移動方式將直接影響植物所承受的壓力。實現水平氣流的方法主要有兩種:
- 透過房間空氣的進出產生氣流;
- 使用獨立設備,如小型風扇或新型高效水平風扇(HF),這類風扇旨在目標範圍內產生小型旋渦氣流。
由於進出氣流同時被用於溫度調節,其氣流不穩定,而植物在整個生長週期內都需要24 小時穩定的水平空氣流動,因此通常需要額外的專用風扇設備。
氣流速度與分佈
為了降溫而每分鐘更換整個房間空氣多次,會導致氣流過強,容易對植物造成壓力甚至損傷。當水平系統與垂直(或排氣)系統同時使用時,可能會產生累積的氣壓與風速效應,必須加以監控。
理想的風速應該能讓所有葉片輕微擺動,這樣既能混合空氣,又不會對植物造成壓力。
在小面積區域內,建議使用兩台牆掛風扇,安裝於植物高度並朝不同方向吹風,以實現空氣旋轉流動。在大空間內,可使用 HF 風扇,它們雖然風量小但風力集中,能在植物頂部製造局部氣流,對植物本身影響較小。
在植物頂部形成較強的旋渦氣流,有助於在葉區產生輕柔的空氣流動,這是垂直通風系統無法實現的。
垂直通風
垂直通風是指將空氣從種植區抽出,經過處理後再返回,或由其他位置引入新鮮空氣替代。除非系統設計可從地板與天花板同時進出風,否則大多數氣流仍為水平方向。因此,所謂垂直通風通常指的是空氣在不同高度層之間的流動。
植物種植區的空氣必須定期更換,以避免一系列問題的發生。空氣更換可調節溫濕度,並補充在密閉空間中被消耗的氣體(如二氧化碳)。雖然水平通風可混合空氣、調節溫濕度與氣體比例,但無法移除或補充熱量、濕氣或氣體本身。因此,真正的解決方案是空氣交換。
開放式與封閉式系統
開放式系統
從外部(如控制室或戶外)引入新鮮空氣,直接或經處理後送入種植區。此空氣可直接改變溫度、濕度與氣體濃度,同時舊空氣被排出。
封閉式系統
空氣在種植區內循環,不與外界直接接觸。需在系統內冷卻、加熱、加濕、除濕並補充氣體。封閉系統特別適用於需要防止污染的環境(如臭氧、工業污染等)。
空氣交換速率必須足夠快,才能有效改變已產生的不良環境影響。有專門的公式可用來計算濕度、熱負荷與所需風量。
系統設計
設計人員需了解區域的熱增益或熱損失,通常以 BTU(英國熱量單位)計算。根據最惡劣情況與理想參數之間的差值來確定系統的性能。
溫度
例如:夏季燈下室溫可達 49°C,而植物的最高接受溫度為 32°C,則系統需能降低 17°C。
氣體比例
開放系統氣體比例與室外相符,問題不大;但封閉系統中,二氧化碳會在短時間內被消耗,需在光合作用時段補充。氧氣則因光合作用釋放量足夠,通常無需補充。
系統組件
所選組件取決於環境與功能需求:
- 封閉系統:必要時使用蒸發冷卻器或 HVAC 系統;
- 風管與風扇的尺寸根據風量需求而定;
- 開放系統可直接引入外部空氣,也可先處理後再送入;
- 所有彎頭、濾網等阻力也需納入計算;
- 進風與排風兩側建議都安裝風扇,以確保氣流與壓力平衡。
自動控制系統
設計時不得忽視自動控制系統。若無法全天候監控溫度、濕度、二氧化碳濃度,就必須使用自動控制設備。
最低配置建議:
- 溫控器(冷卻/加熱);
- 濕度控制器(濕度過高時啟動通風);
- 夜間與白天可設定不同溫度;
- CO₂ 控制器(防止濃度過高或浪費);
- 警報器(氣體過量時提示人員)。
保持簡潔(KISS 原則)
所有系統應協同工作。控制系統越簡單,出錯風險越低。尤其在小型種植空間中,系統應盡量簡潔。
例如:設定冷卻溫度為 22°C,當溫度上升幾度後自動啟動降溫,降至設定值以下後自動停止,這樣能有效避免系統頻繁開關,提高效率。
結語
通風系統也許不是種植中最簡單的部分,但它是維持植物健康生長環境的關鍵因素。在追求高效生產的過程中絕不能忽視它。通風系統的良好設計,將直接影響整個種植空間的成功與否。
功能完善 = 成功保障。